小孩子发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饮用温开水、应用退烧药等快速降温,如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诊治,但没有所谓“最快”的治疗方法。
1.物理降温:小孩子发烧家长可以先尝试将孩子衣领松解,使用退热贴或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面部、腋窝、手脚等部位帮助散热。
2.饮用温开水:给孩子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补充机体因散热而出现的水分缺失,有利于退热。
3.应用退烧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帮助宝宝退热。
如进行上述操作后孩子仍出现发热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儿童发烧一般没有最快的退烧方法,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临床常用的退烧方法有冷敷、温水浴、药物退烧。当超过38.5℃时用药物退烧,低于38.5℃可用冷敷、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法。
1.冷敷:将湿冷毛巾敷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当毛巾达到体温时更换,帮助缓解退烧。也可将冰块包在毛巾里敷在额头上进行降温。
2.温水浴降温:是比较快速的退烧方法,水液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皮肤热量,从而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3.药物退烧:如果超过38.5℃,可以在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4.对因治疗:退烧最重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头孢克洛等。
儿童发烧应给予重视,及时采取退热措施,高烧、低烧不退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发热快速降温,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及药物退热等治疗。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当儿童肛温超过38℃或腋温超过37.5℃时,可认为其发热。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体的保护性反应,但高热或长期发热可影响身体功能、损害儿童健康。因此,对发热儿童可在积极查明病因的前提下,通过物理降温及药物退热治疗。应多喝水,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营造利于降温的环境。可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婴幼儿不宜酒精擦浴,否则不仅损伤肌肤,还可能经皮吸收损害儿童肝功能。当腋温超过38.5℃时可考虑药物退热,3个月内的婴儿因其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一般不予药物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可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6个月可用布洛芬,每4~6小时口服一次,不推荐使用氨基比林或单用糖皮质激素退热治疗。
儿童发热如经上述治疗降温不明显,或出现其他合并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勿因自行处理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