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症状包括:
第一,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患者能够听到有人和他说话,但他看不见人,这就是言语性幻听。
第二,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非常贫乏,患者表现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严重的时候甚至每一句话之间都没有联系,这就是明显的思维松弛或者破裂。
第三,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这种属于被动体验,患者突然觉得自己的思想被别人抽走了,或者自己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想法。
第四,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患者觉得自己的大脑被别人控制了,或者觉得自己心里想的内容不说出来,别人就都知道了。
第五,原发性妄想或其他荒谬离奇的妄想。
第六,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思维,或者语词新作。
第七,情感倒错,或者明显的情感淡漠。
第八,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者愚蠢行为。
第九,明显的意志减退或者缺乏。参考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符合九项当中至少两项,并且具备一到两项的被动体验和幻觉妄想,就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标准是患者自制力丧失,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生病了。
患者的病程,中国的诊断标准要求至少是一个月。而美国的诊断标准,认为是至少是六个月,所以精神分裂症并不是患者出现了精神病症状,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有病程的要求。至于精神分裂症的排除标准,要求疾病不能继发于脑器质性疾病或者躯体疾病,如果同时符合了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就要观察这两组症状哪个为主。
在临床上有一种疾病称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疾病。这样的患者既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也有躁狂或者抑郁症的表现,而且二者的整个病程十分相似。一般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九条症状中的至少两条,考虑会是精神分裂症。但是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因为很多家属提供的病史不全面,或者患者来诊室进行交流时,患者不说,他不透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部分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比如儿童、少年的患者,他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典型。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这种不典型的患者非常常见。这时往往不会轻易下结论,诊断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部分患者有妄想症状,也不一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他有明显的情感问题,有抑郁、焦虑的表现。这个时候如果忽略了他的情感症状,只是看到了妄想症状,也非常容易误诊。在临床中不少抑郁症患者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所以精神分裂症诊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幻听是一种虚幻的听觉,即患者听到了并不存在的声音。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都可能出现幻听,但两者的幻听存在一些区别,包括:
1. 内容:抑郁症幻听多与抑郁情绪或自杀观念有关,如听到责备自己的声音、命令自己去死等;精神分裂症幻听内容多为评论性、命令性或争论性,且多与患者的妄想有关。
2. 持续时间:抑郁症幻听多为一过性,且与情绪状态有关,持续时间较短;精神分裂症幻听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持续多年。
3. 与现实的关系:抑郁症幻听与现实有一定联系,多在情绪低落时出现;精神分裂症幻听与现实脱节,无现实基础,且不受患者情绪状态影响。
4. 对患者的影响:抑郁症幻听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精神分裂症幻听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较大影响,常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愤怒等情绪,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不同患者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了幻听,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