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包括中药外治、中药内治和其他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是指压迫或刺激脊髓,出现髓性感觉、运动与反射障碍,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
1.中药外治:有研究指出,中药局部外敷通过扩张小动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血肿吸收,从而缓解症状。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喷药、敷贴药、腾药等,此法可改善脊髓微循环、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
2.中药内治:脊髓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痿证”、“痹证”等范畴,治疗目的多为补益肝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治疗方剂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3。其他方法:如针灸、拔罐,还有电针治疗,可以选择颈部局部的穴位,如风池、颈夹脊等,均有一定效果。
若病情不断加重,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及排除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1.临床上具有脊髓受压表现,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体格检查时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
2.X线检测存在骨骼破坏脊椎畸形的情况,CT检查骨质有破坏或增生的问题出现。核磁共振观察到神经脊髓受损伤。
3.其次还要排除其他的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脊髓肿瘤,继发性粘连性脊蛛网膜炎,共济失调症及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痨(梅毒晚期),颅底凹陷症等,
4.可用其他方法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如腰椎穿刺,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等检查。
脊髓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有:首先,卧床休息,颈部可以给予颈托制动,同时配合下颌带牵引。
其次,可以采用传统中医方法比如进行针刺、艾灸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最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禁止进行按摩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手法治疗、牵引治疗、药物治疗、局部理疗等。但仅针对病程短、症状不明显、脊髓受压不明显者,保留治疗无效或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应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保留治疗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手法治疗:手法治疗主要是可以有效的理筋通络、正骨错筋,从而使得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2.牵引治疗:牵引治疗主要是增加脊椎部位的椎间隙,使得颈椎的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得以减轻,从而可以达到使得症状减轻的目的。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静脉滴注药物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局部炎症,使得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减轻。
4.局部理疗:局部理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熏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电针、中频、拔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