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各年龄段: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的皮肤,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可反复进行。例如,有研究表明,温水擦浴能够有效降低体温,且对皮肤刺激小。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退热贴中的高分子凝胶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式吸热降温,一般每8-12小时更换一次。
二、补充水分
1.各年龄段均需注意:高烧不退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失大量水分,要鼓励患者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对于儿童,可以少量多次喂水;对于成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保持尿液清亮,若尿液颜色深黄则提示需要增加饮水量。
三、及时就医评估
1.不同人群需重视:
-儿童:儿童高烧不退可能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如流感病毒感染等。如果儿童年龄较小(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高烧不退,或者儿童高烧伴有精神萎靡、惊厥、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烧更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成人:成人高烧不退如果持续超过3天,或者伴有剧烈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也应尽快就医。例如,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烧不退,同时伴有咳嗽、胸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出现高烧不退,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身体的耐受能力和病情发展可能与常人不同,更需要及时就医。比如糖尿病患者高烧不退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甚至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所以这类人群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四、观察病情变化
1.持续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定时测量体温,如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体温变化情况。如果体温持续上升或下降不明显,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2.观察其他伴随症状:除了体温,还要关注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如皮疹、关节疼痛等。对于儿童,还要观察其肢体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等,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