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功能障碍
右基底节区脑梗塞常累及锥体系相关通路,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表现为右侧肢体力量减弱、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完全不能活动。例如,患者右侧上肢抬举困难、握持无力,右侧下肢行走时拖曳、步态不稳。年龄较大者因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偏瘫恢复进程可能较慢;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因血管病变基础,运动功能恢复可能受影响。
二、感觉功能障碍
病变累及感觉传导通路时,可引发对侧肢体感觉异常。常见表现为对侧肢体感觉减退,如皮肤痛觉、温度觉、触觉敏感性降低;也可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吸烟饮酒者血管基础较差,感觉障碍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缓慢;性别差异方面无显著特异性,但整体上感觉功能恢复受梗死范围及个体自身修复能力影响。
三、语言功能障碍
若右基底节区梗死累及语言相关皮质下区域,可导致语言障碍。常见失语症表现,包括口语表达困难(难以流畅组织语言进行交流)、语言理解障碍(无法正确理解他人话语含义)、命名障碍(不能准确说出物体名称)等。儿童患者因大脑具有一定代偿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具优势;而成人尤其是老年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进程通常较慢,受基础病史(如脑血管病病史反复发作者)影响更显著。
四、认知与精神症状
部分右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可出现认知及精神方面异常。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精神症状可包括情绪低落、易激惹、焦虑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脑梗塞后血管病变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认知和精神症状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患者中,老年患者因脑储备功能下降,认知及精神症状发生风险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