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调理
1.选择温热性质食物:桂圆富含葡萄糖、蔗糖等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能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状态;红枣含有丰富铁元素等,可参与血红蛋白合成,间接改善子宫供血,日常可适当食用桂圆红枣粥等。2.饮用温性饮品:红糖姜茶是常见暖宫饮品,姜中的姜酚等成分能刺激胃肠道黏膜,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红糖可补充能量,缓解因宫寒导致的畏寒、小腹冷痛等不适,经期前后适量饮用有一定暖宫效果。
二、保暖措施
1.腹部保暖:经期及日常应避免穿着露脐装、低腰裤等,防止寒邪从腹部入侵,日常选择加绒、厚质衣物护住腹部,尤其在寒冷季节或气温较低时,可佩戴腹部保暖带;2.环境保暖:保持居住环境温度适宜,冬季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左右,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如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睡前可使用暖水袋温暖床铺,减少寒邪内侵对子宫的影响。
三、适当运动
1.瑜伽练习:如猫牛式,通过伸展腹部肌肉,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增强子宫周围气血运行;桥式瑜伽可提升臀部,带动腹部肌肉运动,改善盆腔内环境,每周进行2~3次瑜伽练习,每次30分钟左右。2.有氧运动:慢跑是较为适宜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20~30分钟,可提高身体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达到暖宫目的有帮助。
四、中医理疗
1.艾灸: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气海穴可调理气机,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温通经络、调节气血,长期坚持艾灸对宫寒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孕妇需避免艾灸腹部相关穴位,以防影响胎儿。2.中药热敷:选用艾叶、小茴香等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的中药包,热敷下腹部,中药成分通过温热效应渗透肌肤,促进局部气血流通,缓解宫寒引起的小腹冷痛、经血不畅等症状,热敷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