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改善小便淋漓不尽、小便量少不通的问题)、清肝明目(清除肝火来促进视力恢复)。蒲公英的禁忌是服用不当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等。
1.功效:蒲公英的性味苦、甘、寒,归肝经和胃经。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疔疮(多发生在四肢或面部的疮,形状小根基深,如钉子一样坚硬)肿毒、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伴尿频尿急,小腹部牵引不适)涩痛等。
还可以用于治疗乳痈,产后女性服用可以起到通乳的效果。蒲公英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导致的目赤肿痛。
2.禁忌:蒲公英性寒,如果长期使用或大量的服用,很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腹部不适等情况。慢性病、体质虚弱的人尽量不要服用蒲公英,否则会损伤阳气,使得血气更亏。宫寒、痛经、月经淋漓不断的患者应禁用。
特别提醒,蒲公英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盲目使用,以免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害。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中药,同时也用作食物,味苦、甘。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胀,散结节,利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炎,淋巴结炎,眼结膜充血,咽炎,肺炎,肠炎,黄疸,尿路感染等。
蒲公英又叫做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是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溃疡、抗氧化、保肝利胆、利尿、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蒲公英配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手段,可用于乳房胀痛、咽喉肿痛、尿频、尿痛等人群。
禁忌人群∶阴疽的人禁用,这类人群表现为皮肤肿胀、肤色不变、皮肤温度不高、疼痛不剧烈。
用法用量∶治疗用药时,常煎成汤药口服,成人每天10~15g。或外用新鲜蒲公英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日常保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潮,防蛀。